史丹利庫柏力克 │美國│1980│DCP│限制級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7.wretch.yimg.com/eitolaver/55/1553752337.jpg)
在看這部電影之前,就聽過許多人說這部是真正的經典,看完之後,我毫無懷疑。若要找一部最恐怖,但又其實沒有什麼鬼的電影,【鬼店】絕對是當中的佼佼者。
片 中的強烈對比色調 (連劇中人的衣服都有精心配色)、 露骨而衝擊感絕佳的音效,特別是小男孩的腳踏車在地板及地毯來回滾動的咕嚕聲,讓原本就巨大到令人起雞皮疙瘩的空間視野更顯詭異,以及還沒有看到鬼,光長 相就極度驚悚的女主角,最後再加上傑克尼克遜那天生神經質、彷彿隨時可以扭曲到不成人形的五官,讓這整部片的每一個細節,都讓觀眾的神經分秒無法放鬆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7.wretch.yimg.com/eitolaver/55/1553752334.jpg)
你問那鬼呢? 若硬要說有鬼,頂多是出現在迴廊轉角的小女孩們,以及327號房裡的浴缸裸女。但吊詭的是,這兩者竟都不是讓你覺得可怕的地方,反而是當女主角看見他老公 日以繼夜趕稿的作品,竟只有一句不斷重複且經過精心排版的「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」,讓觀眾從一開始的疑惑、緊張、期待又害怕的情緒,在文字映入眼簾的一瞬間衝到最高點。
男主角要殺他全家的結局,觀眾不會意外 (畢竟一開頭就已經埋下伏筆),重點是,我們在觀看的過程中,同時體驗男主角身處空曠的孤寂感,以及人與人之間 (即使是夫妻)長久累積的相互猜疑等待著被爆發。
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傷疤,受傷後的人生就像走進那座綠色迷宮,如果不能回頭檢視並肯定自己曾踏過的足跡 ,你將永遠走不出去。
ps 我還真想買它的藍光DVD來收藏一下。
餓夜:終極食人族 We Are What We Are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7.wretch.yimg.com/eitolaver/55/1553752335.jpg)
會選這部片的理由很簡單,就是衝著食人族三個字。看完之後,你會發現,人最偉大卻也最可悲的地方,就在於很擅長建立一種信念、或者價值 (就像片中吃人是一種祭典) ,並且不疑有它的代代執行下去。
過程中,觀眾會問,為什麼非得在那時間吃人不可?是基於什麼樣的價值或信仰?電影中沒有提問也沒有答案。 也許,其實也不重要。就像我們生活中許多行之有年的習俗,不也向來如此的被欣然接受。
【悄悄告訴你】Be Sure To Share
園子溫│日本│2009│35mm│普遍級
對於喜愛論及社會、人群及家庭論述的我來說,園子溫,讓我不假思索列入了名額有限的片單中。但沒想到這次,他給我的,卻彷若是枝裕和的溫溫感動。
從未和顏悅色對待他的教練父親,在倒下那天起,讓父子關係變得從所未見的親近。然而作兒子的卻發現自己也罹患與父親同樣的病,甚至有可能比父親更早離開人世時,那句「於是,我開始每天祈禱父親早點死去」,讓人不勝唏噓,乍聽是如此怪異,但卻是作為兒子最深沉的不捨。
觀影過程,啜泣聲此起彼落,當黑色字幕緩緩升起,沒有一個觀眾起身移動。因為我想這樣的劇情,不管是誰都需要一點時間消化咀嚼,等到音樂漸弱,燈光亮起,才有力量回到現實,重新成為一名觀眾。
【別讓我走】Never Let Me Go
馬克羅曼尼克│英國, 美國│2010│35mm│保護級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7.wretch.yimg.com/eitolaver/55/1553752333.jpg)
類似【絕地再生】這類電影過去已經拍過不少 但還沒有看過如此認命的複製人,正因為主角們不疑有他的接受這份與生俱來的使命,所以這次為他們發起抗爭的,是觀眾。
許多網友的論點令人印象深刻:論點一,如果我們認為這些複製人應爭取些什麼,那麼,那些我們飼養來屠宰的雞鴨牛豬呢? 論點二,他們就是我們,從小培育只為貢獻社會,並且從未進行抗辨。只是他們的價值在於健康的器官,而我們的在於工作及生育能力。 說真的,除了我們沒有本尊以外,有什麼差別?
有時候,越是緩慢蒼白的畫面,越鮮明並讓人感到激動。即使只是單純看著一艘擱淺在沙灘的破船、伴隨著海風,就足以道盡人生。
【愛的禁行式】Vengeance Can Wait
富永昌敬 │日本│2010│HD│普遍級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7.wretch.yimg.com/eitolaver/55/1553752332.jpg)
我必須承認,看這部片的時候我不知道後面那位先生為什麼笑得那麼開心? 也許有些小地方的確惹人發噱,但應該不至於大笑吧?!
「仇恨」、「愛」、「在一起」與「分開」,這四者之間的糾纏曖昧。是的,我認同愛有時可能未必比恨更能保證在一起的永恆性,我們都需要一個理由,但真正重要的卻是結果。
【執刑者的告白】The Executioner
崔鎮浩│韓國│2009│35mm│輔導級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7.wretch.yimg.com/eitolaver/55/1553752329.jpg)
電影前半部,總讓我不禁想起路西法效應的內容,看一個樂觀陽光的男孩,從任職的第一天到後來的轉變。人,處在什麼樣的位置就必須成為那樣的人。
關 於死刑的議題,只有角度與觀點,不會有對錯或定論。如果殺人償命,是源自人人稱是的公平原則,那麼,誰該來動手殺這些該死的人呢?正如被害者的姐姐,到監 獄探望兇手時所說:「我永遠都不會原諒你,更恨不得你千刀萬剮,但我不希望你被處以死刑,因為那樣我就會變成跟你一樣的人,而那是我死都不願意的事情。」
【戀人絮語】Lover's Discourse
曾國祥, 尹志文│香港│2010│35mm│輔導級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7.wretch.yimg.com/eitolaver/55/1553752330.jpg)
其實,羅蘭‧巴特的《戀人絮語》要怎麼被忠於原著地拍成電影,我真的無法想像,我也覺得很難。 但如果你問我,這部同名的片子,是否像書一樣如詩、如某種分析、如日記的叨叨絮語,我一樣無法回答你。
這麼說好了。我認為,這世界上沒有一部電影可以完全拍出這本書,但也可以反過來說,所有的愛情電影都在拍這本書。
by the way, 畫面很美、音樂及氣氛也都不賴,是很典型的愛情小品。不過我終究還是偏愛像葉念琛的「愛情三部曲」,那種像是上帝的眼睛,全面且直接殘酷的戳破愛情真相,並在看似即將圓滿的節奏裡告訴你,其實這一切都是你自作聰明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