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開始喜歡自己煮東西吃以後
才發現買東西也是一門學問
一直以來都喜歡去超級市場買東西
喜歡推著車車在冷氣下慢慢的挑選
喜歡食物排列堆放的整整齊齊
喜歡沒有人打擾的挑選著
然而,超級市場也有他的壞處
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成套數量包裝好
有時候,我只想要一顆馬鈴薯、一顆紅蘿蔔
超級市場卻都三四顆一起賣。
有一天,我來到傳統的黃昏市場
經過一攤蔬菜攤
老闆問我要什麼
我說我要一顆馬鈴薯、一根紅蘿蔔、一顆洋蔥
老闆幫我挑了,一起放進袋子裡
很豪邁的說,25元
我提著紅白的塑膠帶子
竟然感覺很愉悅!
接著經過了一家家裡附近傳統的雜貨店
雖然住在這裡滿久了
卻從來不會想踏進去
我看到有一個人走進去買米
是零售的
那人說:「我要買20元的米」
老闆秤一秤給他
我想著還沒買米
就也進去說我要買米
沒想到老闆很細心的跟我介紹
這一種是中部米
這一種是池上米
這一種是台東.....
這一種是最好的.....
我亂選了一種
說我只要一小包
老闆說,很少煮厚
我傻傻的笑
anyway
後來我就常常到那家傳統雜貨店買東西
舉凡一兩顆蛋、一小包米、幾顆香菇、或者一顆蒜頭....
到那家店買都超方便、又便宜
於是我終於體會到了
為什麼有的家庭主婦不喜歡去超級市場
而喜歡去傳統市場,或者一些很古早的店
原來,那才是最「客製化」的店家
也終於明白了
那些古早傳統店家不會被淘汰的原因
應該說,它們各司其職
區分的不是客人的階級或品味
而是客人對於商品的各種需求才存在著
全站熱搜